他,从事苗木产业二十余年,辛勤耕耘最终脱贫致富;他,身系浓厚乡情,致富不忘贫困农户;他,作为人大代表,扶危济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就是南京市科技带头人、浦口区青年创业富民先进个人、浦口区优秀共产党员、南京麦浦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晓毅。
艰苦创业,用汗水闯出致富路
任晓毅,1976年出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在农村的成长和生活,使他一直对农村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也使他在幼年时就爱上了家乡的的一草一木。初中毕业那年,看到家乡经济发展缓慢,他毅然放弃学业开始创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展家乡,带领家乡百姓增收致富。
为了寻找创业的突破口,初出茅庐的他四处奔波进行市场调研。有一天,他偶然听到身边百姓抱怨农村卖树苗不好找市场,他一下子找到了灵感,思路豁然开朗:汤泉是著名的“苗木之乡”、“雪松之乡”,南京的市树雪松在这里应有尽有,汤泉这一苗木资源具有无穷的潜在价值,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挖掘,将会为这里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带来巨大的效益。说干就干,他鼓足了干劲儿立刻投身到苗木市场。
万事开头难,因为缺乏苗木市场运作经验,创业之初他曾四处碰壁,他有过苦恼,有过困惑,也一度想要放弃。幸运的是,一向人小志大的他认识到凡事不能操之过急,于是他先做了一名苗木经纪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身边百姓跑苗木市场。通过三年的奔波和忙碌,他不仅对苗木市场的行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为自己的市场人脉关系打下了基础,而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1996年,20岁的任晓毅终于如愿以偿地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江浦县浦泉苗圃场,主要从事苗木生产和销售。虽然公司规模有限,但他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积极通过报纸、电视等主流宣传工具进行广告宣传,主动推销自己,打响公司品牌,打响汤泉苗木品牌,吸引更多客户前来洽谈生意。
2003年,他凭借过人的胆识,承包了300余亩土地,创办了毅泉苗圃场,生意风风火火,招牌远近闻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大大带动了汤泉苗木经济的发展,也为汤泉苗农铺设了市场销路,赢得了大家广泛赞誉。此时的任晓毅,已经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苗木大户,从一名涉世未深的初中生变成名副其实的苗木经济发展领头雁。
转型升级,助推汤泉苗木经济新发展
成绩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裹足不前。他敏锐地发现,仅仅做苗木生意,自产自销,不利于市场开拓,也不利于汤泉苗木经济长远发展,而如果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用自己生产的苗子去做工程,横向开拓市场,延长产业链条,不仅可以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也将为汤泉苗木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敢想敢干的他,立即开始着手筹划。2006年2月,他正式创办了南京麦浦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并于2个月后顺利获得了城市园林绿化专业承包叁级资质。拿到资质后,他带领公司员工马不停蹄地开始做宣传、跑市场,参与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积极承包园林绿化工程。由于有自己的苗木基地,有触角广泛的苗木供销网,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挥洒自如,公司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每年工程产值超过2000万元。
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的成功,还极大带动了汤泉经济社会发展。他的成功转型,给了汤泉苗木经济从业者不少有益启示,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苗木种植户开始向产业上下游延伸,不断提升苗木产业经济附加值。
心系乡邻,扶贫济困热心肠
对于汤泉的父老乡亲,任晓毅有一种深沉的爱。他常说:“群众找我办事,不管什么事,我都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办好,当人大代表就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在创业之初,他手头并不富裕,但在苗木生意中,他宁愿自己少赚钱甚至不赚钱,也从不压价收购,尽自己所能帮助苗农们得实惠。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每次提起他时,无不交口称赞。
他始终认为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不忘回报乡邻,积极帮助周围群众通过从事花卉苗木种植来增收致富。在企业用工上,他坚持优先安排本地剩余劳动力,近几年每年都有50余名劳动力被安排到他的公司工作,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慈善救助活动。汤泉街道九龙社区金银组的毛连华和陡门组的余发来,由于瘫痪在床,家庭十分困难。得知此情况后,任晓毅主动找到了九龙社区党总支,提出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至今已累计拿出4万余元。他还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免费对汤泉敬老院进行绿化美化。2009年,他又发动其父共同出资近40万元,为原施桥村架设了路灯。
漫漫苗木路,殷殷百姓情。任晓毅,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致富能手,是他意志坚定不断努力的结果;从一个普通企业老板成为人大代表,是他心系乡邻无私奉献的结果。而成为人大代表的他,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诠释了人大代表的深刻内涵,用拳拳真情赢得了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信任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