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议题安排,5月上中旬我委及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先后两次到区河整办、江北新区公建中心、泰山街道等单位调研,深入了解全区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5月10日,在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代表实地察看了秃尾巴河、北圩十字河和新河等整治现场,听取了牵头部门区水务局关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情况的报告,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
根据浦口区2016-2017年黑臭水体整治计划安排,今年我区计划整治黑臭河道30条(31段),其中国考(省考)河道1条、市考河道17条、区考河道12条。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市级及以上考核河道均落实区级领导挂帅,并根据黑臭河道分布情况分为四大片区,明确四大主体分别牵头实施。截至目前,所有黑臭河道整治项目均能够达到时序进度要求。
1、排查登记全面彻底。区政府坚持超前谋划、及早安排,区水务局2015年就开展了全区黑臭河道排查登记工作,全面掌握主要河道及其上游(支河)水质情况,详细做好点源、面源、内源和其他污染源的调查。同时,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群众信访投诉情况,认真分析黑臭河道形成原因和水质变化特征,做到心中有数、对症开方。
2、方案制订科学合理。各牵头实施单位紧扣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制订了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广泛采用引流补水、岸带修复等措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理念。区河整办注重吸收专家意见,抓好方案把关、优化和指导,确保黑臭河道治理遵循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安全性的原则。
3、推进措施有力有序。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指挥部,形成了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系统治理,桥北指挥部在全市率先探索PPP模式,引入资质高、业绩好、技术力量强的央企对全域黑臭河道打包整治,整体工程进度快、效果好。强化督查推进,区政府将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列入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区河整办创新“三图一报表”挂图作战机制,用三色旗形式有效督促工程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存在的不足
从反映的问题看,一是部分老旧小区、学校、企业污水管网不健全、雨污合流或存在偷排现象,导致有的河道“一边治理、一边污染”;二是部分正在实施整治的主干河道,由于上游或支流没有列入整治计划或整治工程不同步,河水呈现“太极现象”(清、黑分明),整治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三是河道清淤质量差距明显,部分河道清淤深度明显不足,短期内再次发生水质黑臭的可能性很大。
从反馈的意见看,一方面,部分拆迁项目推进速度不快,既带来了大量面源污染,也制约了河道清淤、管网铺设等工程项目实施;另一方面,涉及到与江北新区、驻区市管单位、相关高校矛盾协调时,相关街道、部门力不从心,反映问题有时处理不够及时,工作推进受阻。
这些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区政府及相关单位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一是狠抓关键措施,提升工程质量。要严格按照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整治方案,落实好关键措施,确保所有河道按期完成整治任务。要加大河道清淤力度,合理控制清淤深度,确保底泥清淤达标后再放水。要狠抓排污口综合整治,加快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有效防止汛期暴雨倒灌,充分考虑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能力,及早做好旁路处理。要以主干河道流域为系统,实施上游与下游、干流与支流同步治理,避免河道交叉污染。要坚持典型示范,综合采取有力措施和运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努力打造百姓称赞、专家认可的精品工程,展现能力、提升信心、积累经验。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多方合力。要强化部门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工作例会、联系人制度,搭建互相学习、沟通和借鉴平台,及时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强化领导协调机制,针对江北新区区划调整的情况,区河整办要主动对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对驻区大单位和市管部门的矛盾要及时向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反映,提请高位协调。区政府对反映的问题要签单式落实、列表式推进,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和整治效果。要强化督查通报机制,通过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工程进度,宣传经验,指出不足;通过督查通报对工程质量不过关、问题解决不力的单位予以批评,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加强公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设置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聘请群众“监督员”等多种方式,管控乱排、乱倒、乱种现象。桥北指挥部在秃尾巴河施工现场设置专台专人及时登记群众意见,这一做法值得推荐。要重点加强工程质量把关,及时邀请验收评估单位提前介入,对整治工程重要阶段、重点环节检查确认,防止一次不到位导致返工,费钱误时。对生态浮岛、造流曝气、水下种植等生物治理新技术的应用,要听取专家意见,选取最优治理方案,确保新技术实用可行、持续有效。
四是注重长效管理,巩固治理成效。要加强河道日常管理,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实现“河长治”。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行水务、环保、城管等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偷排、乱排等行为。要尽快研究出台我区河道长效管理办法,结合实际采取最佳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专业化、专门化。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长效管理专项资金,主动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政策支持,确保“整治一条、管好一条”。
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马仁祥
2017年 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