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议题安排,5月上旬我委及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就全区垃圾治理工作情况赴区城管局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全区垃圾治理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5月11日,在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代表实地察看了桥北垃圾中转站、鼎业花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和浦诚环卫有限公司“数字环卫”工程,听取了城管局关于垃圾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
近年来,区城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263”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垃圾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垃圾治理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成果不断巩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1、垃圾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加强了环卫队伍和清扫保洁制度建设,强化了垃圾治理责任落实,健全了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实现了垃圾清扫到位、管理到位的目标。联合江北静脉产业园,进一步规范了厨余垃圾收运体系,试点小区厨余垃圾收运工作运行良好。建立了垃圾治理的“五有”工作机制和“五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模式,为垃圾治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2、垃圾治理硬件不断完善。科学规划垃圾收集点设置,逐步推进分类垃圾箱的更换和升级工作,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硬件配套。与2015年相比,机械化车辆由73辆增至121辆,新增6台特种车辆,机扫率由60%增至90%,保证了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对全区垃圾运输车辆进行了密闭化改造,杜绝了抛洒滴漏现象。选定并租赁珠江工业园区3000平米厂房,用于建设大件垃圾贮存分拣中心,着力解决大件垃圾处理难题。
3、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以丰富的活动推动群众参与,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800余场次,30多个小区、近2万户居民参与,群众参与度稳步提升。以多样的形式推动社会参与,倡导企业和银行联合发行垃圾分类积分借记卡,让垃圾分类融入百姓生活,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运作。以细致的工作推动科学分类,按纸、塑料、金属等细化可回收垃圾种类,增加了垃圾收运频率和垃圾分类兑换场次,群众参与更加方便;进一步规范了厨余垃圾的分类收运,厨余垃圾混装混运现象有所改善。
4、垃圾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建立了软硬件一体化的数字环卫管理平台,极大地缩短了应急调度指挥链,实现了垃圾治理工作扁平化管理。垃圾中转站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保洁车收集的垃圾直接进入集装箱,现场进行清理和压缩密封,产生的废水直接进入污水管网,减少了收运环节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劳动强度、处理能耗都大幅度降低。
二、存在的不足
我区垃圾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一是参与程度明显不足。一方面,现行垃圾治理模式侧重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群众对于垃圾治理工作的认识仍显不足、积极性不高,常常成为旁观者和被动者。另一方面,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度不高,理念推广和方案推进较为困难,严重影响垃圾治理工作成效。另外,垃圾治理市场化推进缓慢,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尤其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仅仅靠政府部门强行推动,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治理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很多小区生活垃圾依然是混合收集。虽然部分小区设置了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由于标识不够醒目、分类不够清晰,加上群众对细则不了解等原因,分类回收效果不够好,尤其是厨余垃圾“一桶装”的现象比较普遍。垃圾清运工作和保洁队伍的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清运保洁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已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垃圾,仍是混装混运混处,挫伤了群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三是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垃圾处理设施尚未完善,目前的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垃圾处理资源化和减量化难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滞后,大多数是“小作坊”形式的回收个体,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管理经营方式,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水平低,分拣加工产生的附加值低。
三、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前端引导,提高全社会参与度。要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力度,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分类意识,提高政府各部门的联动意识和企业的参与热情,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垃圾治理良好氛围。要制定切实可行、有吸引力的激励办法,引导和鼓励老百姓从家庭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从源头减少废弃垃圾的产生。
二是优化中端治理,严控垃圾收运环节。要进一步优化和改造垃圾分类收集点,明确垃圾分类方法,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实、做细。要对分类投放的垃圾进行分类运输,进一步强化垃圾清运和保洁队伍建设,统一收运标准和工作制度,做好垃圾分类收运管控。
三是跟踪末端处理,落实再生资源回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分类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真正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要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合“散兵游勇”,促进企业提高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条。
区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 李大明
2017年 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