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
浦口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财政局作的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及区国资办作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我区国有资产管理日趋规范,国企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会议指出,国资管理及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区委工作要求、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效能仍需提高。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落实出资人职责方面意识不强,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比较薄弱。部分国企市场化经营的项目较少,经营性资产占比不到10%,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都有待提高。二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尚不规范。资产管理工作基础还是弱项,资产账实不符、长期挂账、产权归属不清晰、价值核算不准确等问题依然存在,资产使用紧张与闲置浪费并存,使用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三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协同管理尚存短板。各类自然资源隶属不同部门管理,各类资产编制规范、统计口径尚未统一,家底有待摸清。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监管相对分散,尚未建立起畅通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趋紧,资源补充不够,供需矛盾有待解决。
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国资管理及国企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提高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资产监管体系。要进一步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对照上级改革部署,对照区委工作要求,对照先进地区成功经验,以提高发展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的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要强化资产统一监管,建立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监管措施有力、相互协调配合的联动监管机制,提升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要把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从投资规划、财务监管、考核分配、资本预算、产权管理、内控管理、监督追责和干部任免等环节综合施策,筑牢风险底线。
二是厘清底数现状,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针对全区国有资产实际状况,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清查、专项抽查,动态掌握国有资产的资产结构、数量变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尤其是针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要尽快确定统一的统计指标、价值核算和计量标准体系,全面摸清我区国有自然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要进一步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深度融合,提升部门间数据共享水平,实现资产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三是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要注重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加快闲置资产的分类盘活处置,引导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使国有资产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加强土地管理,因地制宜消化清理存量土地,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土地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质量。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绩效管理,抓好国有资产配置使用、保值增值等方面的绩效评估和考核,科学运用评价结果,推动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四是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提升经营收益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等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指导企业制定董事会、经理层授权事项清单。加快完成区属集团主责主业核定,非主业项目进行归并整合;同时突出经营性项目效益回报,将经营情况纳入企业年度综合考核,推动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定”工作,对各区属集团本部员工实行总量控制管理,打造扁平化集团。优化薪酬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工资与绩效联动的内部自主分配机制,吸纳并留住优质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上审议意见请区人民政府按照监督法和《南京市浦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审议意见书的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研究处理,研究处理情况征求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意见后,于两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