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人大
首页 人大概览 人大会议 监督工作 决议决定 人事任免 街道人大 代表风采 研讨交流 文献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29 15:41 字号:【 保护色:

 

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20231123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兜底性、基础性制度,社会救助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调整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为加强对我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监督与支持,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社会委组织部分委员及人大代表开展了专题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探索改革工作路径,推动全区社会救助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明确救助功能定位,高效落实动态管理。明确新形势下社会救助新定位,社会救助逐步从单一、短期的物质救助向综合型救助转变,重视激发被救助对象的内生性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加强城乡和地区统筹衔接,截至10月,全区认定低保边缘对象105189人,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253人,保障重度残疾护理补贴对象383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76万元。

二是建立主动救助机制,精准把握救助需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引进和建立专业调研团队和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救助需求。建立主动发现机制,提高救助预判能力,对暂未纳入保障但实际存在经济困难、重病重残等问题的群体开展调查评估,主动采集救助信息、挖掘救助线索,一年来累计走访各类困难群众1000户,发布救助信息线索104条。

三是优化救助项目体系,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厘清社会救助体系内部各项救助制度间的边界,推动救助项目优化重组。区民政局联合区慈善总会、卫健委等部门归集全区各类困难群体6711人,向最终形成的救助名单中的200人累计发放补充医疗困难救助基金122.67万元。在恶劣天气、特殊节点加强走访摸排,发现未纳入政策保障但存在实际救助需求的对象79122人,及时给予救助帮扶。

四是推进救助信息互通,持续加强合作共治。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化社会救助政务数据流程,为主动发现、应保尽保、不丢不重提供信息参考。探索构建区级困难群体信息库,推动社会救助各责任单位间的信息共享渠道畅通,切实提升救助效率。搭建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综合平台,依托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以及志愿者等,推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下沉,形成社会救助共同体,打通社会救助的“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能力不断提升,但与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社会救助审核机制需进一步优化。我区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机制改革相对滞后,社会救助审批签字环节较多,审批层级的增加导致审批时间的增加,不利于困难群体及时得到救助。在审核审批过程中,救助申请人、基层经办人“多跑路”“空跑路”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救助效率提升。

二是社会救助形式内容需进一步丰富。目前我区特困人员供养、低保、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多是以货币或者实物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性救助,缺乏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生活照料、就业帮扶等专业化的救助服务,无法有效应对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是社会救助信息效能需进一步提升。区民政、教育、人社、医保、卫健、司法等各部门间虽已初步建立了信息共享、查询及联合研判机制,但受限于技术手段、数据管理权限以及保护被救助人秘密和隐私的需要,全区范围内尚未建立起统一、全面、准确的信息平台,社会救助信息数据共享和应用效率均有待提升。

三、工作建议

一要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救助制度整合。在社会救助机制方面,要积极稳妥推进审核审批流程简化,学习借鉴鼓楼、栖霞、六合等区将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社会救助审批确认权限下放至街道一级的做法,坚持放权与监管并重,精简救助流程,提升救助效能。在社会救助主体方面,采取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的适度集中管理方式,完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发挥好社区志愿者、公益慈善资源协同作用。

二要实现社会救助类别化,加快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要健全和优化现有社会救助体系,从过去的被动、消极的救助理念向积极的救助理念转变,尽快研究出台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供给主体、对象范围和服务内容。在发挥政府牵头作用的同时,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针对不同类型困难群众提供不同的救助服务,形成逐层递进的救助服务体系。

三要发挥社会救助兜底功能,激发困难群体内生动力。加强政策衔接,对退出低保的家庭,落实好低保渐退政策,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边缘家庭,不断完善针对低保边缘家庭的专项救助政策,增强自救意愿。鼓励积极就业,加大对有劳动能力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培训力度,提升低收入群体就业能力。加强教育救助资助,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分层分类确定教育资助对象,注重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关爱服务,鼓励引导其自立自强。

四要促进社会救助数据集成,强化信息线索互联互通。要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在区级层面探索建立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查询机制,搭建社会救助信息平台,高效聚合各类救助信息,根据业务经办单位和基层实际经办需求,推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方式转变,适当赋予救助经办人员调阅权限,下放数据管理权限,推动实现精细精准社会救助。

浦口人大

版权所有:南京市浦口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文德路18号

主办单位:南京市浦口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电话(传真):025-58882157

苏ICP备17008776号